罕见疾病多发生在婴孩和幼儿身上。(iStock图片)
全世界有7000多种罕见疾病,每周都有三种新的罕见病被发现,30%罕见疾病患儿可能活不过5岁。(iStock图片)
上个月,第二届东南亚罕见疾病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多位区域罕见疾病专家共同探讨各地罕见疾病的课题。本地专家指出,罕见疾病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3%。每名罕见病患者年均治疗费超过20万新元。
许多罕见疾病的症状不明显,跟一般疾病相似,容易误诊而延迟治疗,最终可能付上生命的代价。罕见疾病有哪些,要注意什么症状,该如何诊断?
记者采访新加坡罕见疾病协会发起人兼副会长马维华,他育有一名患有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罕见疾病的女儿。他提供双重视角,分享个人经验,也让人们关注这类疾病,了解照护者和患者所面临的挑战。通常,这类罕见疾病患者从年轻时就开始显现症状,由于对它缺乏认识,加上普遍症状如疲劳、手脚麻痹等,让人不会怀疑自己患上此症,后期会影响心脏和肾脏,甚至导致不可逆的器官衰竭。
本地常见的罕见疾病
竹脚妇幼医院儿科内科部门血液病科与肿瘤科资深顾问医生林青薇副教授指出,全世界有7000多种罕见疾病,每周都有三种新的罕见疾病被发现。由于罕见疾病的症状属于慢性、退行性和进行性的致残,30%罕见疾病患儿可能活不过5岁。
林青薇医生:罕见疾病的诊断极其困难,患者平均要等待七八年才能确诊。(受访者提供)
在新加坡,罕见病的定义是每2000人中少于一人患上的疾病。每100个婴儿中,有三个患有罕见疾病/先天缺陷;每年估计有2000至3000人患有慢性罕见疾病,其中约700个是儿童。
本地最常见的罕见疾病有哪些?
新加坡一些罕见疾病包括血友病(Haemophilia)等血液病,以及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Primary Bile Acid Synthesis Disorder)、戈谢病(Gaucher disease)和庞贝氏病等代谢疾病。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原因是血液中负责凝血的蛋白质含量极低,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凝固。此病有两种类型:A型血友病缺少VIII因子,B型血友病缺乏IX因子。这两种类型的血友病都是由所缺乏的凝血因子的遗传基因突变引起。
新陈代谢失调是一组因人体基本化学反应反常而造成异物堆积体内的疾病。例如,在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中,人体无法制造负责分解胆固醇的正常胆汁酸,从而导致胆固醇和异常胆汁酸堆积,损害器官。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是一类由于合成胆汁酸过程中的酶缺陷引起的先天性胆固醇合成胆汁酸障碍,是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大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自身基因自发突变所致。
戈谢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某些脂肪物质在脾脏和肝脏等器官中堆积所致,这些器官会变大而影响其功能。脂肪物质也会在骨组织中堆积,从而使骨骼变弱,增加骨折风险。骨髓受影响,会干扰血液凝结的能力。
庞贝氏症又称二型糖原贮积症,是一种由于缺乏酸性α-葡糖苷酶(GAA)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贮积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尤以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受累最为严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或有肥厚性心肌病。
诊断困难耗时
林青薇医生说:“虽然许多罕见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约80%的罕见疾病都与遗传有关。罕见疾病起因可追溯到基因突变,它可能是世代遗传下来的,也可能是个体自发产生的。”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如果诊断正确并早期治疗,或可避免或减轻患者智力和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然而,由于罕见病患者不如一般疾病患者多,投入研发的医疗成本很高,因此相关药物也较昂贵。
她指出,罕见病患者可通过保健储蓄、终身健保、保健基金等提供资金援助。新加坡设立的罕见疾病基金(Rare Disease Fund)也为部分罕见病患者终身所需的高额药物提供资助。
--
虽然许多罕见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约80%的罕见疾病都与遗传有关。罕见疾病起因可追溯到基因突变,它可能是世代遗传下来的,也可能是个体自发产生的。
--
由于这种疾病非常罕见,一些医生一生中可能只接诊过一例这类患者。诊断罕见疾病极其困难,患者平均要等待七八年才能得到准确诊断。医生在发现疾病症状,进行相关诊断与检测,或将病人转介给适当的专家时,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延误。
罕见疾病群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缺乏疾病认识,临床专业知识不足,罕见疾病诊断和治疗设施不足,以及治疗费用高昂等。
法布瑞氏症多影响男性
纳拉西姆哈鲁医生:法布瑞氏症或其他罕见疾病患者并不孤单,本地拥有一个庞大医疗队伍,随时为患者提供指导和支援。(受访者提供)
4月份为罕见疾病法布瑞氏症月(Fabry Disease Month),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神经内科顾问医生纳拉西姆哈鲁(
Dr Kaavya Narasimhalu)受访时指出,法布瑞氏症是一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遗传。通常男性病况较女性严重,因为他们只有一条X染色体,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是后备X染色体,因此受影响较小。
患上法布瑞氏症的男性,会将体内受影响的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而她可能将这种疾病遗传给自己的子女,但由于后备X染色体的存在,她们的女儿通常不会出现症状。
2023年,新加坡中央医院诊断出八个法布瑞氏症新病例。预计从这八个家庭将新增15个新病例,而随着越来越多人接受法布瑞氏症检测,未来几年确诊病例将继续上升。
法布瑞氏症会导致人体内一种酶水平偏低,从而阻止某些脂质分解,这些脂质会在器官中积聚并引发问题。根据异常脂质沉积的部位,它可能影响皮肤、肾脏、大脑、血管和心脏等器官的健康。
患上法布瑞氏症的男性,会将体内受影响的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iStock图片)
法布瑞氏症的症状因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而异。他们可能在少年时期或二十几岁时发病,甚至在四五十岁时才发病。
纳拉西姆哈鲁医生说:“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这一点常被忽略。患者可能在年轻时出现疲劳状态,中风、心脏病发作和肾衰竭。其他症状包括皮疹、手指和脚趾麻痹。但须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只出现其中一两个症状,有些甚至毫无症状。”
症状或随年龄增加
纳拉西姆哈鲁医生指出,由于法布瑞氏症的症状细微,诊断具有挑战性,往往需要十多年时间确诊。症状如年轻时中风,蛋白尿或疲劳等,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引起。如果患者出现年轻时中风,手指刺痛和肾脏问题等多种症状,那么患有法布瑞氏症的可能性较高。
法布瑞氏症患者年轻时通常只会出现一种症状,但发展到后期便会出现更多症状。这会造成对此症缺乏足够了解而失去做特异性检测的机会,导致诊断被忽视,诊断过程被延长和耽误。她说:“通过全基因分析与筛查,可确诊法布瑞氏症。一般家庭使用的非处方试剂,是无法检测出这个疾病的。”
法布瑞氏症有不同治疗方案,其中一种是酶替代疗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提供患者所缺失的酶。这有助于控制症状,减缓疾病进一步恶化和损害器官,患者须终身接受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器官的损伤。
因家族病史而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法布瑞氏症者,可通过政府医院做进一步检测。因年轻时中风或有肾衰竭病史而希望接受法布瑞氏症检测的人,可通过专科医生如神经内科、肾内科等转诊接受基因检测。
纳拉西姆哈鲁医生强调,法布瑞氏症或其他罕见疾病患者并不孤单,本地拥有一个由遗传学医生、护士、辅导员和医疗社工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庞大医疗队伍,随时准备为患者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疾病,以及对自己或亲人造成的影响。另外,患者也可向非营利组织新加坡罕见疾病协会寻求更多支援。
马维华(后排):过去14年里,患有罕见病的女儿(右)勇敢地与死神抗争,展示顽强的求生意志。(受访者提供)
马维华发起罕见疾病协会 盼提高国人意识
新加坡罕见疾病协会发起人兼副会长马维华说,他的长女马若涵(14岁)是在2010年被诊断患上庞贝氏症。检验证据显示她有肥厚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和全身肌肉萎缩,这种罕见疾病会削弱患者整体肌肉,心脏会扩大。
他说:“女儿的心脏功能非常差,经过三个月的检查,被确诊为庞贝氏症,虽然错过 ‘黄金期’,医疗团队决定继续为她治疗。医生说她可能只剩几个月生命,唯一的治疗方法是使用Myozyme这类酶替代疗法,改善心脏状况和整体肌肉功能。不过,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
根据全球记录,目前仍找不到一个成功病例可供参考。此外,每年约40万至55万新元的高昂医疗费用也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马若涵除了每两周一次接受酶替代疗法外,马维华和家人必须全天候陪伴她,并学会各种辅助治疗,如气管插管和口腔抽吸、按压喂食、咳嗽辅助、洗澡等,最终病情得以控制。
马维华说:“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给她我们所拥有和负担得起的东西。她应该得到世界上所有的爱和关怀,以及生存的权利。过去14年里,她多次勇敢地与死神抗争,向我们展示她顽强的求生意志。由于她的病情非常罕见,没有任何组织或政府机构提供支持。我和妻子因此成立了罕见疾病协会,旨在为罕见疾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建立联系网,彼此支援。”
他说,全职照顾患者的日子经历各种悲痛,时刻为孩子做出艰难的决定,应对情感和经济上的挑战,也培养自己的韧性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自2011年成立以来,罕见疾病协会一直在组织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罕见病的认识。2024年的“承载希望”大型活动,共有2000多人参加,参与者比去年多一倍,表明人们对罕见病的认识不断提高。
马维华指出,协会希望通过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对罕见疾病的认识,帮助病患得到及时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协会为200多家受益机构和组织的800多名本地人提供支援,为患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心理支持和经济资助,帮助他们应对罕见疾病带来的挑战。
本地一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援助的团体:
新加坡罕见疾病协会:rdss.org.sg
彩虹俱乐部:clubrainbow.org
许愿基金会:makeawish.org.sg
新加坡肌肉萎缩症协会:mdas.org.sg
Tags:
;
Public;
;
;
News Article;
;
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
Lianhe Zaobao;
;
;
;
;
Patient Care